白酒这么“难喝”,为何能打败传承数千年的黄酒,行家:原因很多

闲时旧酒   2023-03-08 19:00:29

提起白酒是不少初入社会人的噩梦,不少年轻人觉得白酒又辣又难喝,第一次品尝白酒不少人都会被辣的喷出来,不过随着酒桌文化的熏陶,和阅历的增长,自己也就能理解为何国内都喜欢喝白酒了。

白酒就和苦咖啡、黑巧克力一样,有人不理解,但真正喜欢的人才能愈发品尝到其中的美味。


(资料图片)

但白酒入口辛辣,很多人还是受不了,这也是白酒迈出国门的一大阻碍。实际上,中国酒文化发展上千年,其中白酒也只有几百的历史罢了,而且最为鼎盛的时期,便是这近几十年,其余时间流行在民间、宫廷的酒是百年前被誉为“国酒”的黄酒。

这么难喝的白酒,又是如何超越曾经的“国酒”黄酒,一跃称为千家万户中国人的选择呢?

①原料的消耗差异过大

黄酒真正的落败与上个世纪世界粮食短缺,经历了大大小小多次的饥荒有关,我国在上世纪中期不断的寻求增长粮食产量的方法,又遇上了几百年都没发生过的寒潮,所有的粮食只能先供应人民的日常饮食,像黄酒这样需要消耗大量粮食的产物就被大大的限制了。

而酿造白酒的原料众多,不会仅仅局限于小麦、高粱,众多谷物也能当做酿造原材料来加工生产出白酒中的酒精,再进行勾调,这样大大减少了粮食的消耗,也能满足人们的需求,增进酒业的发展。

②酿造方式不同

白酒的度数通常为53°,这也是因为白酒的工艺比较复杂,要经过多次蒸馏反复提纯、勾调而出,属于“蒸馏酒”,酒体更加醇厚。

黄酒的度数比较低,只有十几度,是用小曲作为糖化发酵剂制作的“酿造酒”。

在同样的价位下,选择白酒显然更划算,黄酒没有优势可言。

③评酒会的出现,映照民众喜好

第一次官方举办的全国名酒评酒会的出现,奠定了白酒在酒类中的地位,黄酒彻底落败。

产业复兴之后,1952年第一届全国名酒评选会举办,其中选出了一共八种名酒,白酒就占有了四种,被称为四大名酒,黄酒只有鉴湖绍兴酒一种,其他的则是葡萄酒和果酒、露酒。到了1989年第五届评酒会,选出了全国名酒十七种,均是白酒,自此白酒的辉煌之路愈发鼎盛。

④酒市场放开,黄酒彻底埋没

随着官方放开市场管控,白酒恢复了定价权,一时间众多名酒互相侵占市场份额,以茅台为首的龙头产业上市,带领白酒板块蓬勃发展,本就不堪重负的黄酒一下子被挤出了市场,只得待在浙江本地慢慢发展,休养生息等待再次崛起的时机。

至今,粮食和水酿造的白酒,用户群体庞大到撑起了一个2万亿市值集团茅台的诞生,更是全国十强企业,可见中国人对白酒的热爱,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白酒,巨大的利益之下不乏黑心商贩酿造勾兑酒和酒精酒,流入市场,所以我们在选择白酒的时候更要擦亮双眼。选择一些物美价廉的白酒更为重要,就好比下面的2款纯粮佳酿。

赖氏父子 传承

此酒是一款贵州酱酒,产自怀仁茅台镇,酒厂在酱酒的核心产区之内,离茅台酒厂很近,有的酒友不认识此酒,但你一定听说过它的前身,源自茅台镇百年前三大酒厂之一恒兴烧坊创始人“赖嘉荣”,也就是独创了酱酒回沙工艺的“酱香始祖”,他的儿子更是精研回沙工艺,被誉为“赖茅开拓者”的赖贵山。

经过赖贵山之手酿造出的赖氏茅酒,在2011年拍出1070万元的天价,这项工艺只一脉单传,如今只有赖贵山的后人赖天鹏知晓,也就是赖氏父子第四代传人,市面上其他赖茅,不过是徒有其名,内在早已不是当年的赖氏茅酒了。

当地优质红缨糯高粱为原料,大曲坤沙工艺酿造,经过精研的回沙技术,陈酿8年,加以10年老酒勾调,酒体中陈酿的窖香味十足,层次丰富,呈香物质是普通酱酒的三到四倍。入口之后香气铺满口腔,酒液顺喉而下,柔和香醇,中段大曲香、焦糊香、花果香在其中麻烦,特别舒服,在贵州当地多年来一直是酒友们的口粮,逢年过节都成箱成箱的囤,无论自饮还是送人都合适。

武陵酒

此酒也是一款酱酒,产自湖南常德,在当地负有盛名,上世纪中后期当地产量不足,派了不少人前往茅台酒厂学习技术,此酒便由此诞生。

说此酒是酱酒,其实有不少浓香酒的风味,酒体中香气很是浓郁,入口浓烈,酒体清澈透亮,在湖南当地常年霸占着酒友们的酒桌。

猜你喜欢

[ 最近更新 ]